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摘 要】 目的 比较静脉采血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对局部出血、血肿和淤血发生率的影响,选择最佳按压方法以减少采血后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的发生。方法 实验组100 例采血后采用伸肘棉签直压法,对照组100 例采血后采用屈肘棉签横压法。结果 实验组出血、皮下血肿及淤..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静脉采血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止血效果比较
2011-07-05 17:08:26 来源: 作者:柳小平 乐永芳 【 】 浏览:90次 评论:0
【摘 要】 目的 比较静脉采血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对局部出血、血肿和淤血发生率的影响,选择最佳按压方法以减少采血后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的发生。方法 实验组100 例采血后采用伸肘棉签直压法,对照组100 例采血后采用屈肘棉签横压法。结果 实验组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伸肘棉签直压法,能有效地减少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的发生,既保护了体检者肘部静脉,又减轻痛苦,减少护患纠纷。
【关键词】 静脉采血;按压法;止血效果
        静脉采血后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再局部按压穿刺点为常规操作方法[1]。静脉穿刺后,正确按压是保护静脉采血者血管及保证下一次静脉穿刺顺利进行的前提。不当的按压会造成患者出血、淤血、血肿等,不仅可引起患者紧张、局部疼痛和浅表静脉缺失,而且也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既增加了静脉穿刺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但在抽血时发现,用屈肘棉签横压法按穿刺点容易出现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而拔针后用伸肘棉签直压法同时按压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及淤血明显降低。我们将两种按压方法进行了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血对象共200 例,男120 例,女80 例,年龄16~62 岁。均为健康体检者,无血液系统疾病,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要求操作者一针见血,排除反复同一部位穿刺者。采血部位为肘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采血材料均为同一厂家的真空采血管和7 号采血针。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1 号窗口采血,用伸肘棉签直压法按压,男58 例,女42 例,年龄18~60 岁。对照组在2 号窗口采血,用屈肘棉签横压法按压,男62 例,女38 例,年龄16~62 岁。血管穿刺难易程度大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拔针按压法
        ①伸肘棉签直压法,采血完毕后迅速拔针,在针头离开皮肤的瞬间,将消毒棉签梗对着受试者,棉签顶端对着操作者距离针眼远心端0.5 cm 处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嘱被采血者用未采血侧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横压在无菌棉签上,大拇指向上托住上臂。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被按压[3],受试者肘部处于伸直状态,并告知不要按揉,按压5 min。②传统屈肘棉签横压法,护士采血完毕,迅速拔针,拔针时针头与血管纵轴平行,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拔针后,立即用消毒棉签与血管垂直横压皮肤针眼,并嘱受试者用劲屈肘夹紧棉签按压5 min。
        1.2.3 判断标准
        拔针后针眼处是否出现出血、血肿、皮下淤斑。
        血肿及淤血评定指标:当拔针后血液由穿刺点流至皮下所形成的血肿或淤血直径大于或等于1 cm 时为血肿或淤血形成[4]。
        2 结果
        两种拔针按压法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瘀斑率的比较结果见表1,经x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采用伸肘棉签直压法拔针后出血、血肿、瘀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屈肘棉签横压按压法。
        
        3 讨论
        ①棉签按压位置固定,可有效减少皮肤针眼出血、血肿、及皮下淤血的发生。伸肘棉签直压法,由于按压位置固定,棉签不易移动位置,穿刺点均匀受力,按压时注意力集中,且能同时按压到皮肤和静脉血管两个穿刺点,所以按压时穿刺点出血、血肿、淤血少。而屈肘棉签横压法,屈肘时皮肤和静脉两个穿刺点的位置都可发生改变,但程度不一,按压点往往随着皮肤移动而远离静脉穿刺点,静脉穿刺点未能有效按压,故易出现出血、血肿、淤血[5]。②增加按压部位面积,可有效降低拔针后出血、血肿、淤血的发生。在临床上,由于进针角度、皮肤脂肪厚度和护士个人操作习惯不同,不是所有穿刺针在进入皮肤的同时也进入血管,有的穿刺针在进入皮肤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这使得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不在同一点[6]。传统的屈肘棉签横压法,按压面积较小,棉签只压住皮肤针眼而血管针眼未得到按压,血液从血管针眼流出,从而形成局部血肿或瘀血。而伸肘棉签直压法,由于按压时棉签与血管平行,且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排横向按压时,按压面积较大,皮肤针眼和血管针眼被同时按压,因此减少了出血、血肿、淤血的发生。③按压力度适中,可有效减少皮肤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实验组伸肘时,三指平行横压在静脉上,其手指的压力垂直作用于静脉上,按压力度均匀适中可起到良好的按压效果。而传统的屈肘按压法,屈肘时因肌腱、韧带的收缩,使大拇指的按压力度部分缓冲,故静脉穿刺点的受力减少,即使两个穿刺点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同样也可导致静脉穿刺点向皮下渗血。④减慢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可有效减少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的发生。实验组伸肘时,静脉血液回流速度慢,按压时,血液不易从针眼处溢出。而屈肘按压法,屈肘时,静脉血液在重力的影响下,回流速度快,按压时,血液易从针眼处溢出,从而造成针眼处皮肤淤血。⑤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做好按压方法的健康宣教,如采血后应告知体检者立即松拳,棉签按压不要移位、不要揉搓、不换手,按压力度适中,内衣的袖口不要过紧,按压时间充足等。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两组体检者均有皮肤出血、血肿、淤血现象,这与按压力度或按压时间有关,按压力度在临床上只是以体检者觉得施加的压力能忍受为宜,但有些人的忍受力比较低,使得压力不够引起出血。在按压时间上,一般是5 min,因为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多长时间目前尚无明确规定[7]。
        综上所述,肘部采血后体检者穿刺部位是否发生皮下出血、血肿、淤斑与按压方法是否正确、按压面积、按压力度、按压时间、护士责任心、穿刺技术等有关。通过对两种按压法对皮下出血、血肿、瘀斑的影响的比较,提倡在临床静脉穿刺工作中,采用伸肘棉签直压法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皮下出血、血肿、淤血的发生,保护静脉血管,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陈维英,丁言变.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6.
[2] 高樱,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改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42.
[3] 张华,提高外周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技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A):58.
[4] 叶亚平.不同按压方法用于静脉采血的观察[J].安徽医学,2007,28(2):149.
[5] 蒋婉英,肘窝部静脉穿刺后按压止血时不宜屈肘.
[6] 杨华英,实用护理手册[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5.49.
[7] 余爱珍, 基础护理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7.
Tags:静脉 后两种 方法 止血 效果 比较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下一篇143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CD 及..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