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摘 要:《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础,色彩感受能力是学生色彩绘画能力、色彩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基础,探索中职《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将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点,就中职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生 色..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中职学生色彩感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12-06-07 14:11:33 来源:2000论文网 作者:汤丽霞 【 】 浏览:71次 评论:0
摘 要:《色彩》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础,色彩感受能力是学生色彩绘画能力、色彩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基础,探索中职《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将具有现实意义。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点,就中职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生 色彩感受能力 培养 策略
        在中专三年的《色彩》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是基于色彩感受能力对整个课程的基础作用而进行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还需要教师在《色彩》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多种方法来进行。
        一、引导了解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
        自然空间内的物体总是相互依存,色彩也同样如此,不同色彩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就形成了色彩关系。在绘画中学生通常只看到物体的固有色而忽视了光源色,因此,环境色彩对物体色彩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学生的绘画中,使得物体本色受到影响,导致作品色彩受损,这正是由于学生对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掌握不准的原因。也正如此,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条件的物体形成的色彩关系来进行绘画,也就是说,绘画不是画东西,而是画关系。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光源色和环境色对物体的影响作用,如色彩的变化规律、冷暖色的变化规律。虽然整体上亮部冷则暗部倾向暖,但冷暖之间的差异有明显区别;灰性色在暖色环境中则有冷的倾向,在冷色环境中又有暖的倾向;光源色暖则亮部暖,光源色冷则亮部色彩也冷等。只有引导学生充分把握这些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才能使其在绘画中将色彩关系准确地表现出来,同时,这也为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音乐、绘画、舞蹈是三位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和绘画的关联性给了《色彩》教学很好的启示。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和绘画的线条、色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师把握住这一点来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色彩是有较好作用的。如:在欣赏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中,那节奏的舒缓、旋律的优美让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教师再以图片或视频来辅助学生进行欣赏,同时配以讲解,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对协调色和音乐的关系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再如:在《金蛇狂舞》中让学生来感受色彩搭配所体现出来的强烈对比,不但能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灵感,也能培养学生同感下的艺术审美能力。
        音乐和绘画在审美功能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音乐以音响的形式表现,绘画则以色彩的形式表现,但都借助光和大气为媒介,这就让音乐和色彩之间具有了关联性。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提高的不是单纯的绘画能力,更多的还是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艺术作品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很多时候,教师总是为教而教,却忽视了为美而教的绘画教育观。因此,在《色彩》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展览或作品展等契机,带领并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来欣赏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的顺序性,还要结合艺术品的主体来对色彩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随着感受的丰富,提升感受能力。
如一幅作品中的色彩关系,色彩是如何对比的?画中的红色与蓝色、黄色和白色是以怎么样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的?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以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在总结中点明绘画中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随光色则减弱,环境色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需要进行具体的选择来表现。
        当学习融入活动时,学生的心理接受力得到放大,兴趣得到激发,有利于对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
        四、利用大自然来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自然是最美的画,但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太过于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而忽视了物体的固有色表现。其实,自然色彩的丰富多彩能让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迅速提升。但对自然物体的色彩感受不是照相式的全搬,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外光色彩的规律性,在具体应用中通过主题的选择、感情的表达来对外光色彩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摆脱传统教室的束缚,以自然为课堂,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写生课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那花花草草的色彩斑斓中去感受色彩,去领悟色彩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欣赏也好,写生也罢,教师都需要注重让学生在感受自然色彩的同时学会用自我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色彩,让色彩成为一种思想的表达、感情的抒发。
        五、常用色彩感受能力教学法简介
        在色彩教学中,除了以上策略能对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起到培养作用外,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下面是常用的色彩感受能力培养教学法的分析:
     1.分步示范法
        这种方法目前是《色彩》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法之一,它以教师的示范为主,通过“起稿、勾小色稿、确定色彩关系、局部深入、整体调整”的过程来将色彩写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优点是直观形象,但因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积极性不高。在分步示范中,教师需要在示范的时候配以理论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在感受过程中去强化验证色彩的专业理论。
        2.阶段教学法
        即在色彩教学中将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小阶段,通过每一小阶段的训练来达到整体的训练效率。在每一小阶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修改、讲评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阶段教学法注重对每一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面的能力,但因太多细化,对学生的色彩整体认识能力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3.图示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在《素描》和《色彩》课中应用较为广泛。众所周知,素描是利用线条的明暗、块面塑造来表现形体和空间。为让学生能弄清明暗调子的色彩成分,教学中教师可把物体单色化,按照素描关系标出色彩的明暗调子,同时在左(或右)上方确定一光源,物体因位置的不同所受光情况自然不同,其明暗调子也就不同,色彩的表现方法也就迥异了。图示教学法类似于示范法,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4.分层教学法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分层教学法在《色彩》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不同学生群对色彩感受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层教学。在实施中,分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常以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的强弱来进行ABC式分层,即:A层学生群色彩感受能力较强,绘画水平也相对较高,教学中教师除按计划让其完成任务外,还可增加部分内容让其完成;B层学生色彩审美感受力强,绘画技能一般,教学中只要求其完成规定内容;而C层学生则以色彩感受能力弱和绘画能力弱的学生为主,教学中通常以基础理论学习和临摹性练习为主。色彩分层教学法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但如果分层中教师不多方面考虑学生差异而武断地进行分层,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在《色彩》教学中对学生色彩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限于上述所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适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这一主体,将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写生过程中去感悟、去领会,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冷春林 浅谈色彩教学中色彩能力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2]陈燕茹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3]相升成 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6期。
Tags:中职 学生 色彩 感受 能力 培养 策略 探究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 下一篇如何教好初中语文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