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唐闸中学,江苏南通226002)
摘 要:语文教学中,积极情感是学生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学习价值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它对于端正学生语文学习态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教学必须融入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积极情感;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祖国传统文化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目标,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一、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情感是由动机、意志、自信等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产生直接作用的各种学习品质所组成的,语文教学中这些良好学习品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强大学习信心、引领学生负重奋进,从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达成学生语言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步发展的目的。诚然,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个人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的效果,而达成这一目标无疑需要学生在参与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主人翁意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情感毫无疑问成了这一过程的重要支撑。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这也是基础教育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诚然,学生这一群体是由不同智力水平和认知结构的人组成的,他们有时会因为不同利益的驱动而产生言语,甚至肢体的冲突,而愉悦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变得更加随和、谦逊,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积极情感造就了学生广阔的胸襟,他们不仅能以正确的姿态与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也能正确对待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使自己在与老师、同学沟通过程中始终敞开心扉,接纳任何善意的提醒、甚至是可能的批评。
二、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方法
(一)领略美妙意境培养积极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无不流露着作者的丰富情感,所谓“有感而发”。事实上,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教师使用“情文并茂”“声情俱美”等词语突显文章的美妙意境和深厚的人文思想,同时这也为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领略文章美妙意境实现积极情感的培养提供了契机。毋庸置疑,学生只有真正进入文本意境才会真切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获得实质性的熏陶。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以下途径指导学生领略文章的美妙意境,首先,带领学生有效走进教材,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品鉴文章字里行间所潜藏的情感因素、体验作者创作时的心理变化,使作者的情感态度真正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并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其次,指导学生把那些能够升华主题、衬托意境的语句勾勒出来,通过反复阅读、有效联想等方式充分调动已有的学科知识、生活历练,并使它们有机融合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诚然,语文教材所包含的文章处处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因素,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想境界,他们才会有感而发,从而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积极情感。
(二)朗读名篇佳作培养积极情感
不乏有语文教学专家指出,书声琅琅应该成为出彩课堂的重要特征。诚然,朗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应有的语感,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搭建积极情感的桥梁。毋庸讳言,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语法教学,教学过程凸显着教师的诠释能力,现代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现代语文教学更侧重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这两种差异初看仅是形式上的差异,其实质是教学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顺畅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过去由教师对文本的阅读与诠释转变为学生充满情感地朗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情感。诚然,语文教学中,朗读达到了将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目的,使学生既有效领略了文章的精美之处,又于潜移默化中激发着学生积极情感,因此,教师应重视通过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文章体裁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有效规避单调、生硬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阅读篇目,确保阅读内容对学生情感产生正面影响。
(三)重视言传身教培养积极情感
初中学生涉世不深,他们的行为举止略显幼稚,思想态度相对单纯,他们有着一定的依赖性,特别希望从教师身边获得有益的启发,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自身形象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诚然,初中学生有着明显的“向师性”,他们对老师总存有信任和崇拜之情,因此,教师要为学生作好表率,努力把自己作为知识的传播者、生活的引领人等角色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教学精力充沛,驾驭课堂风趣幽默都会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灵动、豁达和乐观的形象,从而以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诚然,语文是学生感觉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之一,为了坚定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教师要以自己对本学科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鞭策学生勇往直前。事实上,教师对本学科的热爱不仅是在探寻和汲取教育思想营养,而且也是在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因此,教师要避免把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麻烦带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可以告知学生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以此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并对学生情感产生正面影响。
总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而且还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要迎合学生情感需要,力争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不断构建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志. 语文课堂应融入情感,体现人文[J].新课程(上),2011.
[2]俞益娟. 浅谈激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09.
[3]尹翠碧. 新课标下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意识与方法[J].中学语文,2007.
[4]刘芳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J].今日科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