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章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能够直接从事专业工作的有用人才。全面的实战操作要靠设备完备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来完成。所以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金融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众多高职教育办学者需要攻克的难题。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TOP

金融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
2014-04-18 09:13:15 来源:2000论文网 作者:杨荣华 【 】 浏览:0次 评论:0

金融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

 

杨荣华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沈阳 110122

 

【文章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能够直接从事专业工作的有用人才。全面的实战操作要靠设备完备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来完成。所以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金融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众多高职教育办学者需要攻克的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建设; 困境

 

现代高职教育办学突破了传统普通本科的学历本位和知识本位为主的思想, 转变为以能力本位的思想,实现了意识形态上的一次跨跃,这仅仅是高职教育办学道路通畅与否的第一步,因为能力本位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方面是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目前对于大多数由普通专科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高校转型而来的高职院校来说在第一方面的能力,已经有很厚实的根基,但在第二方面却不尽人意。尽管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里, 对于改制而来多数院校而言,在把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界限和度的问题上经历过挣扎,在将高职学生的学习结构为知识学习、操作学习、案例学习、模拟学习的过程中经历过痛苦,毕竟第一步的迈出,让我们看到了彩虹。但是横亘在高职教育发展路上的难题是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践行,围绕这一难题也产生了许多解决的模式,有些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正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实训基地模式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际效果上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共识的,所以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金融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众多高职教育办学者需要攻克的难题。

 

1 金融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对于高职学生技能培训在国内外有成功的经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德国的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立了双元制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院同企业相联系的培养模式始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法国的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就体现出职业化,基础理论课( 含基础专业课和专业课) 仅占总学时的1/3,职业技术课占到了2/3,在第一学期就开设职业技术课,二年级学生就必须到企业实习,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8 到12 周的专业操作实习。国外与高职教学融为一体的实训模式,对我们的实训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借鉴。这些年国内的一些职业院校创建的校内工厂模式、学院与企业联办的院办培训中心模式产业学院模式工作室模式 等,运作的也很成功,但是基本都是工科类职业院校的模式,或者说是院校的毕业生从事的岗位都是管制少的行业。金融行业极具特殊性,对于金融类高职院校的实训模式还没有可以参考的国外成功模式, 国内的金融类院校也缺乏科学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典范,因此解决金融类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1)弥补人文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不足,拓宽金融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的思路

 

(2)增强金融教育与金融行业的依存度,在相互促进中提高金融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推动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

 

(3)最大程度地将金融深化成果应用在金融教育事业上。

 

(4)创造行业人才需求与高职就业毕业的对接窗口

 

2 金融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能够直接从事专业工作的有用人才。这里所说的职业能力指的是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和把握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转换岗位或职业的能力。职业能力是高职学校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他们得以走向社会并成功立足、求得生存条件的基石和底牌。职业能力实质上是学生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能将成熟的设计方案或科研成果转变为合格的产品或完备的运转程序,从容、圆满地完成岗位所赋予的各项任务。为了在学习阶段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都借助了实训基地模式,也就是模拟的或真实的技能训练现场或者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从大多数的金融高职院校的实训场所看,无非就是授课课堂、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三类。授课课堂的实训只局限于某个知识点是随堂训练,全面的实战操作还要靠设备完备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来完成。学生实际技能训练的专门场所是针对于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而言的,而恰恰是这两个专门场所在金融类职业院校中存在的问题较突出。

 

2.1 校内实训室存的问题

 

第一,外观环境与金融业务部门的差距弱化了对学生的技能学习的环境约束。目前的学院实训室就是一般的教室改装而来,学生从视觉和心里上就将其当作上课的教室,与实际工作现场有本质不同, 学生很难进入职业的状态; 

 

第二,实训内容的单一性弱化了对学生职业技能要求的约束。金融类实训与普通企业类生产性实训有很大区别,它需要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而我们的实训却是学生针对装有特定的软件的电脑前操作, 充其量是熟悉软件操作,与实际的金融工作有较大距离。

 

第三,指导教师的非专业化弱化了对学生管理的约束。目前金融类院校专业教师真正达到双师能力的寥寥几人,他们也是机械地完成教学各环节的任务,从指导学生实践方面力不从心,对实训所达到的标准不确切,无法严格要求学生。

 

2.2 校外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金融类职业院校来说,校外实训基地是金融专业学生直接面对社会职业环境的最好模式。而金融类职业院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面临问题很棘手:

 

第一,实训基地开发上有名无实。校外实训基地是金融类院校与金融企业合作的产物,事实看来,即使校外有多家金融机构挂牌为实训基地,实质上是院校与金融各行业的表面合作形式,这种形式适合学院的对外宣传,与学生技能培训是脱勾的。

 

第二,实训基地的实训有名无实。在与多家建立的实训基地中不乏容纳一部分实习学生的金融企业,但学生实习的内容都是外围的内容,与实质的金融业务不沾边,如有的金融院校与金融企业进行了真实的校企合作,但实习学生接触不到具体的银行业务,仅仅对步入社会有了些初步认识,有的甚至因实习中所做的边缘性工作而对所学专业产生了反感,对就业选择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三,实训基地效用上有名无实。校外实训基地不是学生到学校以外的实习场所那么简单,而应该是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的实习场地,包括校企共同制定关于校外实训基地内学生的实训形式、实训内容、实训时间及实训评价体系等。而我们今天所存在的形式完全由对方决定, 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入很大,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根本无法实现学生走向对口岗位的提前培训。

 

尽管金融类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对实现金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 但是建设实训基地还需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的过程。面对上述金融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实际困难,不能仅靠金融高职院校自身力量来解决,只有在政府的政策引导、金融企业的积极参与、金融高职院校努力争取下,才能保证实训基地的真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王少娥 刘春秀 张颖 .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教资料》,2012,(7). 

 

[2] 花美莲.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广西教育C 版》,2013 (12). 

 

【作者简介】

 

杨荣华,女,1964 年生,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金融专业教育

 

Tags: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建设; 困境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试论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论文发表 | 发表论文 |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