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摘要: 在陈述过劳现象在中国呈上升趋势的事实上,对过劳的成因做简单分析,指出过劳的危害十分巨大。在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合理利用好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企业预防过劳的管理措施。文章的最后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fact of overwork phenomenons that rise more than before in China, does simple anlysis of the origins that make overwork, then illustrates the damages caused by overwork is huge. Then it resumes the Two Factors Theory,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d use dynamic and reasonable motivator factors and  hygiene factors, and adpot more humanresource means to provent overwork phnomenons. 
    关键词: 过劳;成因;危害;双因素;预防;管理措施 
    Key words: overwork;origins;damages;two factor;prevent;management measures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基于双因素理论研究企业预防过劳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2011-04-10 10:24:11 来源:学术论文网 作者:徐宁 【 】 浏览:778次 评论:0
摘要: 在陈述过劳现象在中国呈上升趋势的事实上,对过劳的成因做简单分析,指出过劳的危害十分巨大。在简述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动态、合理利用好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企业预防过劳的管理措施。文章的最后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fact of overwork phenomenons that rise more than before in China, does simple anlysis of the origins that make overwork, then illustrates the damages caused by overwork is huge. Then it resumes the Two Factors Theory,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d use dynamic and reasonable motivator factors and  hygiene factors, and adpot more humanresource means to provent overwork phnomenons.
    关键词: 过劳;成因;危害;双因素;预防;管理措施
    Key words: overwork;origins;damages;two factor;prevent;management measures
    1  过劳现象日益普遍严重
    过劳是近来一个经常见诸媒体的高发词,过劳从日本蔓延至欧美,在中国呈增长上升趋势。过劳的终极状态“过劳死”现象在中国越来越严重,1998年8月14日,上海市静安区第六粮油食品公司合同职工唐英才突然死在下班的路上,每天工作17个小时;2001年7月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总经理彭作义劳累过度而死亡;2001年胡可心38岁去世时,已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2006年5月28日晚,华为员工胡新宇因工作任务紧迫,持续加班近1个月,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逝,年仅25岁。2007年1月22日晚,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突然发病,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2007年7月13日晚9时05分,沙坪坝区公安分局陈家桥派出所25岁的刑侦民警冉茂画,在连续工作4天,马不停蹄侦办3起案件后,因极度疲劳倒在工作岗位上救治无效不幸牺牲。诸如此类的消息不胜枚举,有报道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了日本和韩国。因而在党和政府提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过劳预防过劳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非常重大。
2  过劳成因分析
2002年1月17日,“过劳死”(Karoshi)一词在英语权威词典《牛津英语词典电子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正式登堂入室,以配合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和最新真实面貌。Karoshi源自日语“过劳死”。通常理解为,“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研究过劳的成因离不开中国的国情,中国正处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繁荣时期,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在社会变革与激烈竞争中,各种竞争、利益冲突以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工作量上的质的变化,超常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带来了身体紧张状态,个人及组织越来越高的要求带来的心理压力,人们的生活因不断快速增长的物质需求及就业形势带来的生活压力,以及员工所在组织为在变革浪潮中生存,直接或间接地地将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传导至员工,员工的身心都面临着适应和应对调整的新要求等等。
3  过劳或过劳死危害巨大 会计论文发表
有关过劳造成过劳死诉讼请求、立法要求及是否将此纳入工伤体系的讨论此起彼伏,随着国家司法体系的介入,企业将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大。过劳会造成劳动效率低下,过劳会造成员工缺勤和医疗费支出,企业和个人都会有不会程度的经济损失。如果发生过劳死,不仅对员工个人和家庭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对企业组织、社会同样是人力资源损失和经济损失,在复杂的司法鉴定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体力和金钱。这与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以及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相背离的。所以,我们要预防规避过劳现象的频繁发生。
4  双因素理论简介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即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保健因素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保健从人的环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当这些因素恶化到人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时,就会产生对工作的不满意。
但是,当人们认为这些因素很好时,它只是消除了不满意,并不会导致积极的态度,这就形成了某种既不是满意、又不是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5  预防过劳企业的管理措施
社会文明发展到一个阶段,对人性及人的关爱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制订企业相关政策和战略中,积极发挥、做好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杠杆作用,让企业健康、持续有活力地发展壮大。而且在企业在发展变革中,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也因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本文中,员工的过劳预防管理中,员工同时包括企业高层,近来频发的过劳死报道中有许多就是企业的高层,本文中把高层的过劳统一为员工过劳问题一并处理。基于双因素理论,本文提出以下管理措施以期在预防过劳上起到一定作用。
5.1 工作职责划分明确,避免角色混淆  人力资源部门在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岗位工作职责和绩效考评指标时,工作职责和要求划分要明确,避免员工出现角色模糊带来的压力,经历角色冲突的人会感到自己被互相的冲突的期望撕裂。同时,注意将绩效考核目标与员工能力匹配挂钩,避免员工承担额外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薪酬设计时,调整保健因素工资与激励因素奖金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在鼓励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资、福利等保健因素,它们因随时代变化相应做出增长调整。
时代在变化,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个人工资水平应有相匹配的发展速度,人们的焦虑很多来自对生活的没把握,现在住房、医疗、教育支出基本上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比较大的三项支出内容,所以提高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对缓解员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大有裨益的。
5.2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时,适当增加团队考核内容  通过过组织制度,正面建立成员交流、团队协作机制,工作的社会性既可以对独立的每个个体员工提供与人互助的机会,同时让个人在工作中有工作成长的分享、困难的分解机会,达到增进交流促进解压提高业绩的目的。研究表明,在团队中工作会增加人的动力和绩效。现在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改成团队的做法,是向学习型组织演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带来的潜在益处还包括:成员的努力增加、成员的个人满意度增加,不同能力及技能的整合、组织的灵活性的增加。交流是任何组织创造、维护及求得生存的基础。组织将人们聚到一起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而交流正是将他们的日常工作串联起来的媒介。通过交流能够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能够分享知识,并且相互鼓励。如果交流低效率或没缺乏交流,对组织而言也不能够保证正常运转。在一项调查中数据显示,42%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交流和人际关系技巧是导致工作不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5.3 积极指导员工学会时间管理,减少工作忙乱带来的心理压力  过分的忙乱会让人陷入精疲力竭的状态,可能忙得没有时间思考,可能失去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感觉被耗尽、情感枯竭,无法应对工作和生活。 企业除严格依照《劳动法》要求对工作时间作出规定外,应对员工的时间管理水平进行督导和建议,让员工学会有效分配和利用时间,提高工作、生活的条理性,思路清晰心理状态就会好。
另外,在考勤管理中,要重视个别员工长时间加班工作的记录,超过要求时,考勤员应及时上报管理者,管理者及时干预中止,对这类员工进行工作指导,避免发生诸如昆明公交车司机杨关事件,杨关为完成公司硬任务、连续一个月每日工作十余小时而无法休息,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岗位上这种事故。
5.4 在建立员工手册的同时,建立一个生活指南手册,帮助员工建立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员工手册中涉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各项工作要求,是员工企业生存的工作指南。生活手册,可以将相关保健小知识以及生活必需小常识印制在上面,提高对员工的生活和健康关注度,引导员工关注健康,让员树立保护好自身,就是对家庭的爱护,就是为和谐社会做出了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5.5 把员工健康管理纳入企业管理日程,形成常态化健康管理机制  身体是员工革命的本钱,关注员工身体健康,企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员工健康管理。一是可以安排每年定期身体检查。研究表明,定期检查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对“预防是最好的治疗”的认识。二是利用橱窗、企业内的报纸或宣传栏、企业网页等,传播积极向上、开朗美好的生活情趣。积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学会劳逸结合,学会调节生活,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甚至忙里偷闲听听音乐、唱歌跳舞、和家人朋友聊天小聚等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三是可以通过工会组织开展相关健康知识讲座,让员工有机会接受来自组织的健康教育,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员工个人生活能力。五是开展一些简单易举行的文体活动。利用集体活动倡导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5.6 逐步引入心理帮助计划EAP,积极进行员工心理压力疏导
   工作中有压力是正常的普遍现象。压力是指个人对刺激(它对个人有身体及心理上的要求,并在重要结果利害攸关时造成不确定性及个人控制的缺失)的生理及情感反应。适当水平的压力被称为良好压力(eustress),良好压力有助于激发人的活力和动力,但要注意控制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企业可以和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建立联系,员工有心理倾诉需求时,有专业人员接待、接听,进行心理辅导减压。另一方面是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培训中除关注管理知识、工作技能等外,积极引入心理培训和辅导,帮助员工找到解压的正确渠道,提高员工解决心理压力的能力。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至少有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ess),简称EAP。实验和事实证明,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训练能增强员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提高其创新意识、贡献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依据美国健康和人文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在1995年的资料,对EAP每投资一美元,将有5至7美元的回报。1994年marsh & mclennon公司对50家企业做过调查,在引进EAP之后,员工的缺勤率降低了21%,工作的事故率降低了17%,而生产率提高了14%。
6  本文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探讨相关预防过劳的管理措施,在理论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企业管理的出发探讨了预防过劳的管理措施,本文并未涉及医学、法律及社会政府部门监管上的解决之道和预防措施的探讨。
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发表
[1]Gary Jacobson,A Team Ultimatum Puts Kinmerly-Clark’s Mill Back on the Map Management Review,July 1989.
[2]Terry C.McCune,”The Change Makers,”Management Review,May,1999.
[3]罗财喜.“过劳死的概念及法律特征”.消费导刊,2008-10-8.
[4]张贯一,任慧军.组织行为学.武汉理工大学,2006.
[5]王丽.“过劳何以成为时尚”[J].理财杂志,2007,(10).
[6]高文举.员工心理培训的主要便是和内容[J].人才瞭望,2004,(1).
Tags:论文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浅谈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人力.. 下一篇基于双因素理论研究企业预防过劳..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