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内容摘要:讨论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文化研究的重点,政治的变迁既是艺术转化的推手,又是艺术发展的引力。从政治对艺术规训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广东版画在政治语境的变迁中渗透着政治性的话语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对政治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做出应答。因此,无论是“再..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图像转向:版画的话语范式
2011-10-20 15:21:20 来源: 作者:陈向兵 【 】 浏览:58次 评论:0
内容摘要:讨论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一直是文化研究的重点,政治的变迁既是艺术转化的推手,又是艺术发展的引力。从政治对艺术规训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广东版画在政治语境的变迁中渗透着政治性的话语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对政治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做出应答。因此,无论是“再政治化”或“去政治化”,还是政治疏离或回归,都体现出政治在艺术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版画风格的更迭。
  关键词:艺术 政治 广东版画 话语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政治的巨大变迁直接开启了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政治的转变。“从总体上讲,中国政治的现代变迁,在外在形式上经历了一个从疏离政治到回归政治的过程,而内在的构成上则经历了从革命政治到发展政治的变化。”①这种政治语境的变迁,往往会成为艺术转化的推手或艺术发展的引力。广东版画从1949年后,总体说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6年,1976-1989年,1989-2000年。但从笔者的分析来看,无论哪个阶段,政治都是新中国广东版画风格转变的显在推力。
  
  一、政治话语和新国家形象的构建
  从1942年起至1976年止,许多学者将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命名为“毛泽东时代的美术”,并指出,“虽然在时间上,毛泽东时代美术在整个20世纪的100年中只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历史时段,但在此期间创作的美术作品,却因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特征、创作艺术作品的方法、艺术家的态度和立场、美术运作的体制和机制,而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具有独立的地位。这种独立性既是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独特性以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的特殊性的形象表达,同时也以独特的形象实践,在毛泽东的社会理想和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成为建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要力量。”②因此,这一时期的广东版画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时代的美术”的特征:版画继承了延安版画的传统,不断为政治服务,为政治歌颂。
  “当垄断性政治力量对于中国社会所有资源一概采取不容商议的、绝对垄断的姿态”的时候,那么“经济绝对是政治化的经济,文化绝对是政治化的文化”,③因此,笔者将广东版画的这段历史称为“再政治化”的过程。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支配、建构、调节和引导中国文艺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文本,但这一文艺理论虽规范了艺术应为人民服务,可在1949年之前,并没有一味地歌功颂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现实场景,如石鲁的《群英会》,艺术家只给予了一种现实主义的认识和描述……④而广东版画家黄新波,更是曾经偏离这一创作轨迹,甚至想放弃曾使他获得荣誉的现实主义版画创作,改画现代主义油画。1949年,新中国建立,艺术被进一步要求应为国家服务。在美术上,通过描绘人民的形象与国家的宏伟力量而达到“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目的是普遍性的创作主潮。⑤版画家们的创作从40年代以前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转移到对新中国建设和对新生活的热情歌颂中来,如梁永泰的《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反映铁路的新建设;黄新波的《年青人》《渔区之晨》,林仰峥的《爸爸在工作》等,都反映了人们在新的建设中对未来的向往和高涨而忘我的创作热情,其艺术手法、技巧趋向细腻、完整。
  由此可见,艺术中的政治性往往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艺术对特定政治召唤的应答关系中生成的,或者说被赋予的功能,只要这种语境改变,这种功能就会改变或被取消。
  从上述政治对艺术规训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广东版画渗透着作为统治关系的政治性因素,版画也自觉不自觉地对政治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认同、抵制、逃逸或漠视等的回答。当然,它是从审美理想的高度来观照政治和评判政治的,是艺术家自我对社会理想的表达。
  
  二、乡土表达与“去政治化”的艺术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精神解缚成为国内的大趋势,许多艺术家的思绪和精神意识转向对乡土中国的表达,如“伤痕美术”“乡土写实主义”的出现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觉醒。人对自身价值的追问成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的主题,这是一种对以往政治规训下的艺术与人生的反思。广东画家却没有更多地进入到对以往生活的追述中,而是很快地转为表现日常生活的抒情性上,如这一时期的王玉珏的国画《卖花姑娘》《果果》最具代表性,其创作风貌主要体现在对“本土性形式”的追求上。
 广东版画家们以质朴单纯的版画语言、细微深入的写实手法体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某种力量。以日常生活中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的描写与凸显解构了以前宏大叙事的伪装,以微观叙事手法体现出广东版画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审美意识与艺术审美性创作的时代特征。如郑爽的表现南国花木的水印木刻《绣球花》,许钦松的对生于此长于此的大海的种种特殊的、美的撷取的版画作品《踩波曲》《潮的失落》《心花》,骆文冠的深圳拓荒题材作品《无名草》,肖映川表现家乡潮汕地区风俗的丝网版画《潮汕小院》等作品,都以轻松的画意描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展示了一种新的版画本体语言与精神图像,强调了地域文化的再现与乡土生存经验,通过版画的具象表现性来体现本土的现代意识。这种尝试使用独特的广东物产形象及形式资源来进行本土化的探索,他们作品的精神含量和艺术价值并没有因为题材的“小”与“缺乏宏大叙事”而淡化萎缩,相反,获得了艺术上的升华。
  从表象上看,这一阶段广东版画家的多数作品与政治有些疏远,但又是以社会世俗的小题材或生活小场景为表现内容,以轻松的内容反映社会变化,以微观叙事反对虚假的宏大叙事,既是对以往政治性艺术的反驳与纠正,又是对以经济为主导的现实政治的认同与回应。
  
  三、图像的转向:当代广东版画的话语范式
  和“85新潮”美术不同,进入90年代的中国美术以调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现实社会形成的时代错位为特征,并以多元美术的格局回归到真正的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性问题的切入上。版画也不再扮演社会主义艺术的中心角色,从中心到边缘,版画的地位转变虽与经济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形成有关,但与政治的关系的疏离加速了版画的边缘化,亦从而给了版画发展的新方向,在疏离的状态中,艺术和政治的关系有了走向常态的可能性。如学者任剑涛认为:政治疏离不是正常的政治生活状态。它只是象征着一定时间与空间条件下特定的政治形态没有政治认同感,让人们敬而远之而已……⑥并指出:政治必定是要回归到人们生活中,因为政治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而不是人类可以逃之夭夭的随意选项。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回到革命时期的政治,而是回到基于个人处境和生活需求的实际政治。这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也是一种主体精神的回归。这种回归体现在广东版画艺术上,则更多地体现在艺术家对版画多样语言范式的探索与个体精神的凸显与表达上。而丝网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小版种在广东的高度发展,正是因为满足了广东版画家对个性追求的强调这一特殊要求的结果。
  在20世纪90年代后广东版画界崭露头角的,大多数是像李全民、王文明、钟曦、罗必武、宋光智等“60后”与“70后”的版画家,他们鲜明地使广东版画转换到主体精神的彰显和艺术语言的拓展这个当代性审美品格的确立上。他们这代人已开始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与丰厚殷实的物质成果,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图像信息的高速传播、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造就了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理念。图像信息的传播,是消费主义时代最鲜明的信息传输与视觉消费方式。版画创作的图像性是版画当下最鲜明的语言标志,如电子图像在丝网版画的创作中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从“图像转向”的角度看,现代思想围绕视觉范式重新定向的社会根源和图像控制威胁任何话语的可能性,使得“图像转向”既是思想介入图像的当下事实,又是形象控制的一种文化幻想,是视觉、机器、制度、话语与政治之间复杂的互动。因此,如果说当代广东版画在经过批判现实、再现生活及凸显语言的审美历程之后开始转换到主体精神的自觉、观念形态的创造、新创作资源和新话语范式的寻找上,毋宁说,在这里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阐释绘画及个人对政治、制度、生存世界的看法,如何从作品的表征或话语方式中呈现出来的。他们不关心政治、拒绝意识形态,以直觉、情感和经验创作,是人的自由意志与精神的体现。曾以政治性为主体的版画艺术开始转变为以个体性为主体的艺术。如李全民的符号化图式解构传统重构文化、钟曦把空间与时间的幻象图式进行观念化表达的话语方式、宋光智以陌生化的话语表现人物的精神深度等,个体话语范式的追求成为这一阶段版画家的重要使命。
 结语
  研究20世纪后半期中国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同时注意显性的主流政治话语对艺术生产的绝对作用及隐藏在权力与关系网络中的政治资源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就这一时期的艺术来说,一方面,政治话语正受到艺术批评界质疑,另一方面,艺术界从毛泽东时代美术到伤痕艺术,从反思艺术再到批判性艺术,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关怀,它们不仅在客观上迎合了当时社会政治走向的需要而因此受到好评,而且艺术家主观上大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即使是“85新潮”美术运动,艺术家也有意无意地在作品表层极力淡化政治意识,但在批评家看来,其政治内涵和效应仍被极度发掘和放大,被众多学者认为其艺术语言纯化的创作中仍然隐含着政治意识。然而,当代艺术也曾在创作上积极地批判和否定政治性,批评界却在评论具体艺术现象时,也有意无意地采用着政治视角,这种矛盾至少可以说明,要真正从艺术创作、理论与批评中褪去政治色彩,那是极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由此,对艺术中的政治意义的阐释与重构,也许正是历史赋予研究者的一个不可抗拒的使命。
  (注:本文为深圳大学2008年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政治与风格变迁:20世纪广东版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③⑥任剑涛.政治的疏离与回归——近三十年中国政治观的演变与动力[J].天涯,2007(6):169.170.178.
  ②邹跃进.毛泽东时代的美术(1942-1976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7.
  ④李公明.石鲁版画《群英会》研究[J].天涯,2007(6):162.
  ⑤李公明.“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美术——以广东美术的历史发展为中心[C].成就与开拓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三十年美术理论与创作[J].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3]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4]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5]齐凤阁.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4年.
Tags:图像 转向 版画 话语 范式 责任编辑: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现代版画教学思考 下一篇版画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