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摘 要:从微观角度把“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放到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作动态考察,总结出该语句在言语交际中特有的语用特征,即基本语义弱化和主观情态义加强,探讨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多种语用功能,并在话语标记语的分析框架之内观察其所具有的标记性质,能够为语句类话语标记语的个体研究提供参考。“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质主要表现为标记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评价。 
  关键词:语用功能 话语标记 主观情态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
2011-07-28 10:43:43 来源:学术论文网 作者:周维维 【 】 浏览:186次 评论:0


  
  引言
  “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使用。这一语句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貌似明明不知道该不该说,却常常不等听话人反应就直接说出后续话语。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有网友发帖“最让人起鸡皮的电视剧100句台词”,提出“很多国产剧中还有一个常用的:‘有句话我不知该说不该说……’真是废话,最后不都说了?”这一语句在对话中还表现出另一特点,那就是听话人很少给予否定性的回答。正如有网友指出,“你见过哪个电视剧里对方会回答‘那就别说了’吗?”
  明明在犹豫是否该说,却仍然说出来,这种低级错误显然一般人不会常犯。但“明知故犯”并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言语行为,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笔者认为,以动态语境为基础,对“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作更为细致的语用特征及功能考察,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语句。
  本文所用语料全部来自百度搜索及龙源期刊网(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为节省篇幅,出处从略)。
  一、“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形式变化及基本用法
  (一)形式变化
  “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存在一种变体:“有(一)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语料显示,后者出现更早,在近代汉语中就已经经常运用,是早期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当讲”逐渐少用,以“该说”为主,但有时也出现“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这一语句在使用过程中有时还可插入一些成分,断开成为几个小句。但插入成分和断开方式比较固定,不影响基本语序和语义。例如:
  1.有句话,我一直想说,不知道该不该说。
  2.有件事,我想了好久,不知该给你说,还是不该给你说。
  这一语句在使用中还存在一种简缩形式“有(一)句话……”,即后半句脱落不再说出,而是伴随一种试探性的口气拉长“话”的尾音,音强逐渐弱化。
  在该句中,量词“句”的数量为虚数。很多时候说话人的后续话语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较长的一段话。动词“说”还可以被“问”代替,这时后续话语的基本语义以提问为主,但这一语句的基本用法不变。
  (二)基本用法
  “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可以作为两种句型理解,实现两种基本用法。一是否定陈述句,说话人陈述自己对是否进行某种言语行为不确定、无把握,不知道是否将后续话语表达出来,即说话人对自我认知状态的一种否定表述。例如:
  3.李寻欢果然说道:“我心里一直有句话要说,却不知该不该说出来。”
  二是疑问句,说话人因不确定是否进行言语行为,征求听话人的意见。这时该语句实际上意为“我有一句话不知道你想听不想听?”例如:
  4.A:“孟经理,我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B:“赵总,您说,有什么您直说就是。”
   A:“说实在的,你们的产品是合格的,但我不得不说你们的产品已经快落伍了……”
  在书面语言中,这两种用法可以通过“。”“……”“?”等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来表示;在口语交际中,两种用法有时并无明显的语气区别。因此在会话语境中,说话人使用这一表达方式后,听话人若将其理解为疑问句,可以立即表明自己的意见,或者默不作声以示默许。若理解为否定陈述句,则可以不必对此进行回答,只等待下文即可。
  二、“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主要语用特征分析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这一语句还存在如下使用特征,值得关注:
  (一)基本用法弱化,主观情态功能强化
  先看例句:
  1.顺治皇上大怒,传旨要把北京城的僧众抓起来严办,却被起鄯大人给拦了:“皇上,奴才有两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2.钟雄说:“二位!我有一言,在二位跟前不知当讲不当讲?”
  笔者认为,该语句在两例中的用法具有差异性。在前一例句中,根据语境可知,由于听话人身份的特殊性,这一语句表达的既是真实的陈述,也是真实的请示。如若听话人拒绝,说话人绝不会再继续后续话语。而后一例句则不具有这种绝对性。无论听话人如何回应,说话人都有可能继续表达后续话语。
  根据对语料的观察,日常会话中出现的该语句大部分都表现为后一种特点。也就是说,这一语句的否定陈述和疑问两种基本用法都有弱化的倾向,说话人使用该语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其认知状态的否定,或者是为了就是否表达向听话人征求意见,这一语句的频繁使用别具其他目的。例如:
  3.李颖见时候已到,就说:“刘股长,初次见面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4.记者首先采访的小男生是老师们眼中的乖孩子,特别懂礼貌、特别乐于助人,据老师介绍他在全校人缘极好。接着采访的一位小女生是学生干部,采访结束后,这位小女生提出要“送送”记者,小女生边走边欲言又止地说:“阿姨,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说?”记者就让她说,小女生说“其实那个男孩子人缘一点不好”。
  以上两例中,说话人的表达欲望都非常强烈,并不仅仅是想表达自己犹豫不决的内心,或者向听话人请求表达机会(实际上分明在主动寻找表达机会,如“见时候已到”、“提出要‘送送’记者”),而是通过表达这种犹豫的主观情态,引起听话人注意,从而为后续话语创造条件。
  当这种使用情况反复出现,会话双方对这一语句功能的转变有了共识(mutual recognition):说话人使用这一语句时,其基本用法弱化,强调主观情态的功能增强,主要体现为标记出说话人对后续话语表达与否不确定、没把握的主观感受和态度。也就是说,说话人的心理、情绪特征成为语句的中心信息,说话人使用这一语言形式的目的不在于明确告诉对方“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也不是就到底“说还是不说”征求听话人的意见,而是向对方传达一种主观情态信息——说话人在此时“左顾右盼、犹豫不决”,暗示后续话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才使其具有如此矛盾的态度。这种共识对交际双方言语行为的顺利实施非常重要。
  正是由于这一语句的作用在于标示情态而不是陈述或请示,因此,情态标记完毕之后,说话人有时不等听话人反应,就直接将后续话语说出。例如:
  5.但是当黄枫知道儿子现在虽然没有具体演出任务,只是在家待命时,爸爸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对儿子说:“爸爸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我们这一辈人有句话叫‘戏比天大’。你是个军人,要随时听从上面的命令,爸爸不留你在我们身边躲清闲了。”
  6.“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潘处长养着个情人你该知道吧?”
  以上两例中,说话人显然并不是仅仅表达出自己还有一些不把握的话在犹豫当中,也并不是真的就“说还是不说”征求意见,而是想直接传递出“你应该回部队”和“潘处长养着个情人”的信息。这一语句的使用,是为了让听话人关注说话人此时犹豫矛盾的情态,从而关注后续话语。笔者认为在这里,基本用法与标记主观情态的用法只是弱化与强化的区别,基本用法并没有完全消失,如在交际双方为上下级的会话中,依然以请示用法为主。

  (二)后续话语的表达与否取决于表达意愿的强烈程度
  正是由于主观情态的标记成为主要语用目的,说话人后续话语的表达与否受听话人反应的影响降低,受说话人表达意愿的强烈程度的影响上升。
  以上例句中,除个别情况(包括会话双方身份等级差别悬殊,如君臣、上下级、师生、父子等)外,其他所有听话人即使表示拒绝,说话人也有可能置其拒绝于不顾,继续表达后续话语。
  言语交际中,出于礼貌原则,听话人不会轻易拒绝说话人的表达意愿,因为拒绝是严重威胁说话人面子的行为。在使用这一语句时,即使说话人并不留出时间等待听话人表态,而是直接说出后续话语,听话人常常也不会断然打断;如果说话人留出了表达时间,听话人还会表达出鼓励性的话语,如“说啊”、“说吧”、“说就是了”、“千万别憋着”等。这一语句反复使用呈经常化后,听话人对这一语句的“包容性”就成了一种为双方所掌握的会话共识,即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后续话语是否说出,常常不取决于听话人的反应,而取决于说话人的表达欲望是否强烈。例如:
  7.她突然道:“有句话一直想对你说但又不知该不该说。”我笑道:“不该说就不用说了。”她上牙咬着下嘴唇,下定决心:“我觉得还是说了好。”
  说话人“上牙咬着下嘴唇”,虽然被拒绝但仍然要说,可见表达欲望非常强烈,这一语句的使用正标记了其内心的犹豫情态。听话人的拒绝显然出乎其预料,但强烈的表达欲望依然促使说话人继续表达。
  (三)听话人的言语行为受其影响
  由于听话人的反应对说话人后续话语的限制性降低,语句对听话人的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也有所改变,表现为回复的必要性降低和回复内容受到限制。
  一方面,说话人并不一定期待听话人及时进行回应,甚至有时连听话人进行回应的时间也不留出;另一方面,听话人也并不一定需要对说话人进行回应。并且听话人常常知道即使自己不进行回应,也不影响整个会话的进程。因此在现实语境中,听话人有时只是做出“看着”、“望向”、“用目光询问着”等身势语,或者默不作声,并无具体的言语行为。
  这一句式对听话人言语内容的限制,正反映在引言中网友提出的“你见过哪个电视剧里对方会回答‘那就别说了’吗”中(当然这也与电视剧剧情发展的需要有关)。为了保持交际双方的良好关系,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会话需要遵守礼貌原则。当说话人使用这一语句后,即使听话人对说话人的后续话语没有兴趣,出于礼貌原则,一般也不会予以否定。例如:
  8.那位思维仍很敏捷的老人,顿时满脸疑虑,半晌,她才吞吞吐吐地说:“廖局,不好……把我的话都放在心上。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廖健雄知道老人想说什么,但仍鼓励道:“伯母有话只管说,我听着呢。”
  例句中,这一语句使用之后,听话人即使已经“知道老人想说什么”,仍表现出想听的样子来,并鼓励对方继续表达。
  只有当听话人有强烈的否定意愿或以开玩笑的方式回答时除外。例如:
  9.周宇突然喊住他:“杨书记,我有句话想说,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杨海民淡淡地说:“如果你还没有考虑好,就不要说。我的经验是,当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往往是还没有考虑好。”
  周宇似乎听出了杨海民有些不耐烦,他脸涨红了,突然开口道:“杨书记,我这个计划不像有些人,是拿着国家大把大把的钱去做生意,现在生意做赔了,领导们也不敢管,银行也不敢管。老百姓现在常常骂,大款就是贷款。他们贷了那么多款,你们过问了吗?”
  听话人显然不想给说话人表达的机会,不仅“淡淡地”拒绝了他,还阐明了拒绝的理由。而说话人因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仍然置听话人的拒绝于不顾,表达出后续话语。
  (四)语气的不明确性和语音弱化
  由于两种基本用法的弱化,这一语言形式兼有的陈述、疑问两种语气在使用中都不够明确。在书面语言中可以使用多种标点符号;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则常常表现为语气的变化、停顿的时长、眼神表情等伴随身势语的变化、个别语素音长音强的变化等比较丰富多样。
  整个语句的语音还具有逐渐弱化甚至脱落的特征。有时说话人仅仅表达出“有(一)句话……”,音强逐渐弱化,后半句并不说出,而是伴随一种试探性的口气拉长“话”的尾音。这种因语音上的进一步弱化而造成的简缩形式,经长期使用后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并不影响听话人准确理解为“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而不会理解为以“有(一)句话”开头的其他语句。如“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有(一)句话我可是先说在前头”、“有(一)句话我说了你可别不信”等。
  三、“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一般总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话语来进行会话,而不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没有思考好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会话中断,甚至破坏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因此人们面对自己想说又没有完全想好的话时,大多选择暂时不说、“欲言又止”。说话人既然表达出“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显然对他来说,后续话语是“欲言”的,具有一定的表达欲望,但为什么不是“又止”而是“不止”呢?明明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却仍然说出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不知道”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这就是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通过观察语料可知,其实很多情况下后续话语从客观上讲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出之后听话人也并不觉得有何特殊性,甚至常常会奇怪地反问:“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但语料也显示,在使用这一语言形式时,说话人常常伴有一些特定的情态特征:“犹豫着”、“嗫嚅着”、“吞吞吐吐”、“将声音压低一点”、“低着头”、“低下头”、“鬼鬼祟祟”、“(眼睛)微妙地闪烁了一会儿”、“难为情地”等。可见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后续话语在当前语境中具有新异的特质。
  Lyons认为,说话人会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沈家煊,2001)。 

 

Tags:论文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 下一篇浅析汉语普通话韵母的发音和训练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