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摘 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剪力墙结构连梁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并从理论和试验双重角度分析了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连梁刚度;抗震性能;影响
  剪力墙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之一,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是抗震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抗震设..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TOP

探讨剪力墙结构连梁刚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2018-05-31 17:03:24 来源: 作者:曹家辉 【 】 浏览:0次 评论:0

  摘 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剪力墙结构连梁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并从理论和试验双重角度分析了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连梁刚度;抗震性能;影响

  剪力墙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之一,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是抗震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抗震设计的一大主体能耗结构部件,连梁的设计水平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效果,其中连梁刚度是一大关键因素。

  1 剪力墙结构连梁的基本原理与易受破坏分析

  连梁主要在水平方向容易受到破坏,实际的破坏形式主要包括 :脆性破坏、延性破坏,第一种破坏形式意味着连梁处于脆弱状态,基本失去承重性能,无法有效承载来自于水平方向的荷载力,如果一个建筑的剪力墙连梁出现破坏,意味着墙肢无法被连梁所保护与控制,从而逐渐分散成为有着较大尺寸差异的独立的墙肢,使得墙肢的侧向刚度也极大地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变形问题,造成墙肢的塌陷。相反,如果连梁受到延性破坏,则意味着梁端有竖向的损伤或裂痕,而且遭受破坏的拉力区也势必有细微的裂痕出现,遭受延性破坏或脆性破坏的剪力墙连梁本身已经存在局部破损,处于无法承受荷载状态,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地震力的强烈作用则将加剧剪力墙的破坏,地震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控制,墙体还出现交叉状的裂缝,从而导致剪力墙整体的结构刚度下降,剪力墙也随之变形。

  更重要的是剪力墙因为吸收了来自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在延性的干扰下,墙肢则受到高强的约束,确保剪力墙能够达到一定的刚度与强度。整体来看,剪力墙由于受到延性破坏,例如 :地震力下释放的能量作用,连梁能够有效地消耗能量,控制了墙体的受力,然而,连梁的承受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遇到高等级地震,而且反复余震发生时,连梁则受到较大的破坏,其裂缝也将逐渐变深,最终达到一定破坏程度时,则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2 连梁刚度与剪力墙结构抗震性关系的试验分析

  2.1 结构自振周期

  如果剪力墙结构内部的连梁,其刚度下降,对应的剪力墙总刚度也将下降,对应的结构自振周期也将有所变化,下表1为不同连梁刚度折减下的结构自振周期变化 :

  通过上表能够看出 :两种软件所得结果相差不大,都体现出了由于连梁刚度折减系统的下降,结构整体刚度下降的现象。对应的结构自振周期也将延长。观察上表会发现 :若折减系数=0.7/0.5,同折减系数 =1.0 进行对比,在 AN 分析中,自振周期 T1 分别上升 1.5%,3.7%,对应的 ET 分析中,则相同的数值各自增加了 2.1% 与 4.5%。通过上表能得出 :当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逐渐下降时,结构的自振周期增量也将上升。

  2.2 自振结构振型

  以上分析了连梁结构自振周期,当连梁折减系数 =0.7,两种软件都能分析出在 X 方向、Y 方向的振型与周期,具体的振型如下图 1 图 2 所示 :

  结构的前两阶振型大致有一致的方向,其振型曲线也十分相似,到了第四阶段、第五阶,振型的方向则发生变化,但是,其曲线一直类似,不同软件中,两大振型周期大致相当,意味着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信度。

  2.3 结构侧移的影响

  如果连梁刚度的折减系数折减下降,结构顶点的位移、层间位移角也将变大,同样选择两种软件来进行试验,取折减系数 =1.0,0.7,0.5 时的结构位移与层位移角曲线,最后分析出:两款软件最终所得分析结果依然趋向一致,得出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同结构侧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慢慢下降时,结构侧移则将对应上升,但是,上升的程度相对有限,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第一是由于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变小,结构的振动周期逐渐变大,结合反应谱的相关原理能够得出 :当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降或变小时,结构自身承受的地震也将变弱,同时,如果剪力墙结构承受着相同的地震力,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逐渐变小,则将造成结构的整体侧向刚度的下降,最终结构侧移也将上升。

  3 剪力墙结构连梁刚度对抗震性影响的理论性分析

  3.1 连梁刚度增大的影响

  建筑工程结构中的楼板能够提高连梁的承载能力,使得连梁承受更高的荷载,然而,楼板与连梁的关系又十分密切,将对连梁的性能等带来较大的影响。现阶段,多数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都已经充当了连梁的翼缘,能够提升连梁刚度,这种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连梁截面面积,连梁截面大小存在差异,对应的增强作用也有所差异,如果连梁的刚度增强,此时剪力墙的结构更大地受到地震的干扰,而且连梁也将最大程度地吸收来自于地震的能量。

  3.2 连梁超筋问题

  一般来说连梁的刚度增大,对应所承受的地震力也越大,实际的剪力墙结构常常出现连梁截面超筋、超限等问题,实际施工过程,一些施工人员即便采取了措施也无法从根源上控制连梁的超筋现象,从众多的施工经验中总结出 :最合理的方法就是控制连梁刚度,具体的措施就是在连梁高度的中间位置设置水平缝隙,以此来控制连梁截面高度,然而,所留出的缝隙需要填补,其中一般选择一些具有弹性、压缩性的材料,例如:聚苯板是一种理想的材料,连梁配筋进而则要设置在缝隙以上,其中缝隙中间的叫做吊板,其中需要设置构造钢筋,一般尝试着在连梁高度的中间位置设置水平缝隙,打造出存有缝隙的连梁,以此来控制连梁的截面高度,并有效地控制连梁刚度。无论设置什么类型的控制措施,都必须确保连梁的截面高度超过40cm,这样才能确保连梁达到合格的承载力。

  3.3 连梁配筋与抗震性能的关系

  当连梁容易遭受地震影响时,意味着其内力都较大,而且连梁截面有更为严重的超筋、超限等问题,实际的建筑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方已经意识到此现象,然而,连梁箍筋配置超标问题依然十分常见,此方法一方面将浪费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影响建筑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效果。如果发现所设计的连梁剪力过大,已经达到了截面所能承受的限度,则无法单纯地依靠增设箍筋来解决问题。如果纵筋设置过大则可能导致连梁成为一个强弯弱剪的结构部件,也就是连梁变得脆弱,其脆性增加则将影响其抗震性。

  此外,研究还发现 :当墙肢塑性产生延性,也会使得地震力的破坏产生延性,如果连梁刚度、屈服弯矩都对应变大,则意味着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墙肢中的轴力也将上升,从而引发墙肢更快地遭受剪切力破坏。

  4 结语

  剪力墙连梁刚度与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而且其中也存在多重制约性因素,实际的连梁设计中必须将其刚度因素纳入重点考虑范围,因为连梁刚度会极大地影响其抗震性能,同时,连梁的变形、刚度超筋等也将影响其抗震性能。但是,连梁是剪力墙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从这些影响性因素出发进行科学的规避与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

  [1]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GB50011—2010(201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泽军,孔令仓,任家福.落地墙厚度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J].工业建筑,2014,44(7):42-45.

  [4] 蔡龙,杜宏彪,金仁和.水平地震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1):1-6.

Tags:剪力墙结构 连梁刚度 抗震性能 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城镇供水末端水质保障与改善技术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论文发表 | 发表论文 |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3218666889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