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作者:曹秀敏 张明 李延龙 熊法亭  摘要介绍了河南省各地市甘薯种植区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甘薯茎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甘薯种植区的农户提供有效的防病技术服务。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防治 
   
  甘薯茎线虫隶属动物界无..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甘薯茎线虫病综合防治措施
2010-12-22 14:47:58 来源:www.sogoart.com 作者:sogoart学术论文网 【 】 浏览:134次 评论:0
 作者:曹秀敏 张明 李延龙 熊法亭

  摘要介绍了河南省各地市甘薯种植区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并提出甘薯茎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为甘薯种植区的农户提供有效的防病技术服务。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发生;防治
  
  甘薯茎线虫隶属动物界无脊椎动物门线虫纲茎线虫属(Ditylenchus)。该线虫的雌雄成虫属同形,只是雌成虫略显粗长,体形都是线条形,细长,两头稍尖,乳白色半透明,尾端狭小呈圆椎形。1条雌虫平均每次产卵1~3粒,共可产100~200粒卵。甘薯茎线虫在环境条件适宜时20~30 d可完成1代,一般在2 ℃时开始活动,7 ℃以上可产卵,其生长发育以及危害的适温区为25~30 ℃。该线虫1937年由日本传入我国,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由甘薯茎线虫引起的病害可使甘薯减产两三成,严重地块可减产八九成,甚至绝收。现将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危害症状
  甘薯茎线虫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薯块上,其次是种苗和茎蔓。其发病初期和中期,一般不会对生长带来明显的影响,到后期和发病严重时,植株才表现出生长不良的症状,如薯块变小、畸形,植株发黄、枯死,薯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1.1苗期症状
  苗期发病一般表现为出苗少,而且黄苗多。线虫主要危害小苗基部的白色部分,并出现污绿色的斑驳。此时剖析小苗茎基部,会发现里面有褐色空隙,髓部呈褐色干腐状,严重者中空到顶 。
  1.2生长期症状
  大田生长前期没有明显症状,直到中后期症状才逐渐显现出来。地上部近地表5~7 cm处的茎蔓基部常出现褐色龟裂斑,髓部呈中空褐色,严重者中空到顶 。病株表现为茎蔓变短,叶片失绿,主茎生长点干缩,造成全株死亡。地下部,感病的薯块表现出2种症状,即“糠皮型”和“糠心型”。如线虫是直接以吻针刺破薯块的外表皮进入皮层组织,短时间内薯块外表皮就会变成污青色,并出现小的裂口,杂菌借机侵入,使皮层组织变褐发软呈糠皮状。如线虫是由种薯和种苗带病传染,则一般是侵入薯块中心,由内向外扩展,内部呈白粉状糠斑,进而变为褐白相间的干腐,最后整个薯块变成褐色糠心状。糠心和糠皮可同时发生,互为转换,混合发展
  1.3贮藏期症状
  薯块贮藏期间,如果贮藏的温度、湿度环境条件合适,则一些田间感病的薯块可以继续被甘薯茎线虫为害,且与贮藏期间的其他易发病害混合发生,从而导致人们常说的“烂窖”。
  2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
  调查发现,甘薯茎线虫病主要通过种薯、种苗、土壤、未腐熟的粪肥、未经消毒的农具和水流等途径传播,带病旧苗床育苗及引进、调运的带病种薯、种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其发病规律为:春薯重于夏薯,连作重于轮作,旱薄地重于肥水地,阴坡重于阳坡,丘陵旱地和沙质壤土发病最重。
  3综合防治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采用物理、生物、化学及其他生态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相互配合,防、治兼顾,把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不给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最终使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社会效益达到最优。
  3.1加强检疫
  甘薯茎线虫病在山东省已被列为地方检疫对象,因此,在各地区也要引起重视,特别在引进、调运甘薯薯块、秧苗和相关产品时,要严禁从疫病地区引进和调入,对调进调出的产品严格进行检疫,一旦发现,应及时做销毁处理,杜绝危险性的病、虫传入蔓延[1]。
  3.2农业措施
  (1)建立无病留种基地。一般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甘薯的地块作留种基地,种植无病秧苗,并施无病肥料,浇无病水,还要注意防治其他地下害虫[2]。
  (2)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高抗茎线虫病的济薯10号、鲁薯3号、苏薯8号、豫薯13、豫薯12、平薯3号等,加强管理,育种、繁种单位要对优良抗病品种坚持提纯,保持或提高其优良种性[3]。(3)选育无病薯苗。种薯要进行严格挑选,不能选择带病的薯块,对种苗而言,一般黄苗且白浆少或无白浆的都是带病苗,可用45~54 ℃的温水浸泡5 min,或用克线磷800倍液浸泡10min,防效可达80%以上.
  (4)合理制定种植计划。避开病虫害传播和危害的时期,减少季节性转移寄主,应做到合理安排茬口和品种布局,调节播种期,如重病地,改春薯早栽推迟到5月中旬栽插,提前到9月底或10月初收获,并及时切片晒干后作酿造原料或煮熟后作饲料[4]。
  (5)轮作倒茬,防止土传病害传播。重病地应实行轮作倒茬,甘薯宜与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烟叶轮作,不宜与有相同寄主的马铃薯、萝卜、胡萝卜、大蒜、花生轮作。进行3~4年的轮作倒茬,可有效降低田间虫量。
  (6)粪肥处理。要保证粪肥不带线虫,切忌用带病的薯块、薯秧以及洗薯水直接喂猪及其他牲畜,必须将其煮熟方可喂食。不能将病残体入圈沤肥,病田的土壤和育苗地的土壤不能用来垫圈和积肥,施入育苗池和大田的粪肥应经过高温发酵和充分腐熟。
  (7)适时收获,安全储藏。大田应适期早收,以减轻危害;留种田在霜降前选晴天收获,选无病无伤的种薯当日入窖储藏。
  (8)清洁田园。甘薯收获后,及时清除带病残体,包括病薯、病秧、杂草,在远离田块、水源处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源,切不可随意丢弃或用来沤制肥料[6]。
  3.3药剂防治
  一是药剂苗床处理。在选用无病种薯的基础上,育苗时用50~55 ℃温水浸种10 min,可杀死种薯表皮下7 mm深处的线虫。苗床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60 g/m2,然后盖土。剪完二茬苗子后,再用5%涕灭威或茎线灵颗粒剂40~50 g/m2加细土混均后,向苗床均匀撒入,然后喷水或用40%甲基异硫磷400倍液泼浇。由于苗子基部茎线虫较多,可采用高剪苗,然后用40%甲基异硫磷,或50%辛硫磷200倍液浸苗30 min。二是粪肥处理。每2 500 kg粪堆用70%二溴乙烷0.5 kg加水15 kg打孔施入,密闭消毒2个月,然后摊开散气。三是用70%二溴乙烷37.5 kg/hm2加水30倍,结合耕地施入15cm的深土中;或用5%茎线灵颗粒剂1kg与细土25~30 kg混合制成毒土,植苗后穴施,需毒土300 kg/hm2,或用20%三唑磷2.5 kg加细土10~15 kg混均,于栽前条施于垄沟内;或用40%甲基异硫磷15 kg/hm2,对细干土300 kg/hm2,或3%呋喃丹颗粒剂150 kg/hm2,起垄时条施于沟内或栽植时穴施在秧苗基部;亦可用40%甲基异硫磷7.5~15.0 kg/hm2对水穴浇,也可用虫螨克、克线磷等药剂随水浇施[7]。
  4参考文献
  [1] 王典章.果、菜、粮、油作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山东农业大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4.
  [3] 广西农业学校.植物保护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肖利贞.甘薯高产高效专家谈[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
  [5] 刘文轩.甘薯脱毒及高产高效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陆淑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49-283.
  [7] 郭继明,周长安.甘薯茎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2004(1):24.

Tags:甘薯 综合 防治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樟巢螟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下一篇室内花卉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