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高校

高等学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基地,将信息技术与多种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1-04-04 09:56:27 来源:学术论文网 作者:叶依如,叶晰 【 】 浏览:742次 评论:0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高校

高等学校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主要基地,将信息技术与多种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绝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在整合之中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目前许多高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大的缺失。

  1.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了替代作用 大屏幕替代粉笔加黑板,电子书替代教材。教师制作课件将大量的信息呈现给学生,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计算机替代教具,仅仅是计算机技术的初级运用。大量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只处于低级阶段,整合更多的是华而不实。对于那些没有条件的学校,“整合”更只停留在空泛的谈论中。学校教师依旧采用过去的一如既往的教学方式,最多是在教学比赛的时候,临时磨枪使用一下多媒体,用PPT代替黑板。

  其实,信息技术应该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效率,但是要达到这些目的并不是通过手段的“现代化”就能实现的[1]。

  1.2 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交互有限 教学软件研制开发僵化、形式单一,大多数只是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尽管教学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却从来不考虑和学生的交互,而学生从始至终都只是充当聆听者的角色。

  1.3 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资源结合的不足 计算机网络与优质教育资源的结合能使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个性化的优质学习。然而,由于资金、技术和观念等原因,许多学校的校园网信息资源贫乏,且更新很慢,而本校的教师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精力和时间来做这方面的研究。一些优质的期刊、报纸、杂志和教材等教育信息由于数量少或无力购买而无缘与师生相见。另一方面,一些学科的课程资源很难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发出来供师生共享,即使开发出来也仅仅是网络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和拼凑,而非整合。由于缺乏足够的课程学习资源,学生在课上的分组探究、在课下的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因而还是难以改变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建筑论文发表

  1.4 教学机械化 引入技术后,不少教师追求形式多样的人机交互手段,舍近求远,放弃最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或者转而让学生与冷冰冰的机器进行交流,或者自己对着电脑讲课。即使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再强大,课件预置的路径与反馈的类型再多,也未必能全部涵盖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顾此失彼,常常是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技术的优势完全没有体现。

  1.5 多媒体课件为应用而应用 很多人认为所用的技术越高就说明教学设计越好,课程整合越到位,课上得越好。有些课件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但技术的运用缺乏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有很多课件仅仅注重了界面的表现形式,背景音乐的处理,新技术的展现等因素,而恰恰忽视了课件的使用范围和对象,违背了视听觉的心理学规律。而那些教师着力表现的东西,有些时候正好成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得不偿失。

  事实上,高技术不一定带来高的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意,教师比教育技术更加重要,是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2]。

  2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和思路

  2.1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在高校中,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地融合与主动适应。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3]。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六大原则:①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②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③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⑤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⑥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促进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分析了当前的现状,自然要提出解决的措施。在此,我们从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体上需要经过的基本过程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2.1 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的学校不能一视同仁。从小规模做起,从力所能及做起,并不是设备越多、硬件设备越齐全就说明整合做得越到位,关键是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

  2.2.2 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来实施。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入点,并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构建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 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这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4]。

  2.2.3 搭建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高质量的、丰富的和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教育资源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当前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运用必然要体现它丰富的资源优势,快速的呈现方式,开放的交流空间和灵活的管理组织等媒体特点。提倡使用朴实的面向学科的工具性软件,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源库。

  2.2.4 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针对高校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课程整合在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各级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改革的步伐,缺乏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思想的指导。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充满人性化,这些是信息技术所无法替代的。

  通过对教师进行诸如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以及教与学理论的培训,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信息技术和高校课程整合相关知识的培训等等[4],希望解决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念问题,解决教师在“教与学”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教师在各方面信息能力的问题。

  2.2.5 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理论上讲,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恰恰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原因很简单,教师已经习惯了多年来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也是非常熟悉,所谓一劳永逸,教龄越长,备课的压力也就越小。但是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并且花时间去学习另一种教学工具的使用,学习另一种教学观念,在备课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设计理念,要时刻注意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这对他们是一种挑战。所以,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激励机制不应一层不变,而应根据个体差异,大胆探索和完善对教师的激励机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体现多劳多酬,优绩优酬,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对表现好和素质高的教师学校在充分肯定他们的基础上,尽量根据教师的能力为教师创造提升的机会,包括福利待遇和职位等的提升,从而使教师时时处于“上台阶”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个体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多元化背景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整合中要注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学科课程整合,构建专业化的面向应用的教学体系,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观念和水平的培训,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构建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5]。建筑论文发表

  总之,实现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高校教学一线的教师与教育技术研究者们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1):50-54.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7-15.

  [3]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2):54-57.

  [4]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

  [5]姚国祥,周红春,赵海霞.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5,(1):69-71.

Tags:论文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职广告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研.. 下一篇护理专业课教学效果分析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