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论文发表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常见问题 发表流程 免责声明 合作加盟 关于我们 诚信通道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摘要:新疆兵团民族人口是联系兵团与地方的重要纽带。当前,在兵地经济融合发展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也面临了新的发展环境。立足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现状问题,对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融合背景;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发展
教育期刊 | 经济期刊 | 科技期刊 | 文学期刊 | 医学期刊 | 学报期刊 | 建筑期刊 | 社科期刊 | 计算机期刊 | 图书管期刊 | 农业期刊 | CSSCI期刊 | 核心期刊 | 其他期刊
教育论文 | 经济论文 | 医药论文 | 文学论文 | 艺术论文 | 英语论文 | 法学论文 | 哲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理学论文  | 工学论文 |  管理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论文
资源搜索: 搜索 高级搜索
2000论文网-诚信快速的论文发表网站!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QQ: 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0371-69135500  

TOP

经济融合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
2011-08-17 10:12:55 来源:学术论文网 作者:赵子芳 【 】 浏览:709次 评论:0

  在新疆多民族地区,融洽的兵地关系是边疆社会繁荣、稳定、和谐发展的根本。兵团成立后,伴随民族人口的增长,以团场和基层连队为主的兵团民族聚居单位数量也逐年增加,为兵团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发挥建设大军、铜墙铁壁和中流砥柱“三大作用”作出巨大的贡献。当前,在兵地经济融合的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也面临新的发展环境。立足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现状问题,对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有现实意义。
  一、兵团各民族人口分布和聚居特点分析
  1.兵团各民族人口及分布情况。目前,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兵团总人口257.31万,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为32.53万,占兵团总人口的12.64%,占新疆少数民族总人口2.56%。兵团汉族人口遍布南北疆各团场和基层连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南北疆各半,南疆以维吾尔族居多,占兵团维吾尔族人口77.75%。回族集中在北疆八师、六师、十二师和四师。哈萨克族集中在北疆的四师、六师、八师、五师和十二师和东疆的十三师的山区牧场,另外,蒙古族共有6 473人,主要集中在四师和五师。
  2.兵团各民族人口聚居特点。兵团成立后,内部各民族也形成了一定聚居特点,宏观上,各族人口的分布格局呈现较为分散的特点:主要在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1 400多个国有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社会事业单位,以及13家上市公司、4所大学和1所农垦科学院内;而微观上,除个别散居外,少数民族多有相对集中分布区域,即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民族聚居团场37个、少数民族营级单位42个、少数民族连队406个。在58个边境团场中,有11个为少数民族团场,形成与地方反差较大的汉族人口占87%以上民族分布格局。
  二、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兵团民族聚居单位逐年增加,但依旧存在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等影响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兵团民族聚居单位经济发展现实“瓶颈”。(1)特殊体制和自然条件制约民族聚居单位经济发展。1982年兵团恢复时,部分地方农场移交兵团,其中包括一部分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农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兵团又成立了三个县级市,按照市区管理范围,又有一部分、原地方农村乡镇划归了兵团,部分乡镇经济状况较差。此外,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大多分布在“两圈一线”即塔克拉玛干、库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和边境一线,由于民族团场、连队因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差,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多地少等原因,与兵团平均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且民族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汉族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也存在很大差距,民族聚居单位多,民族人口比重大的师和单位收入差距较大(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知,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高的十四师、三师、十二师、十三师和四师全年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兵团平均水平,全年可支配收入除三师、十三师外也都低于兵团平均水平。(2)集体所有制单位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发展存在差距。兵团有集体所有制单位人口近15万。早在1986年,兵团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均纳入社会保障范畴,而当时集体所有制单位农工没有纳入社会保险,其生、老、病、残、失缺乏保障;“十五”期间,兵团实行农牧职工危旧住房改造,但仅限于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集体所有制单位则不能享受这一政策,部分集体所有制单位农工仍住在危房中,一些人因病、残、失业致贫。(3)民族聚居单位贫困化问题。2007年,四师贫困团场吃低保少数民族人数为2 222人,约占全师团场吃低保人数的27.7%,高出四师民族人口比例近9个百分点。兵团有国家扶贫团场42个,民族聚居团场占13个,20个兵团扶贫团场中,民族聚居团场有7个。
  2.民族聚居单位教育相对低下的问题突出。目前,兵团依旧存在少数民族人才缺乏及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的矛盾。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高、上学难、就业困难,很多民族职工子女都留在农场或连队,也是民族团场增多的原因之一。如十四师皮山农场有5所学校,其中有一所寄宿制中学和一所职业高中和三所小学,由于距和田市有230公里,因而,农场孩子初中毕业后只有20%能到临近地方(皮山县等)上高中,还得缴纳跨区域教育费,影响升学率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此外,对于贫困的农场职工和汉族职工子女而言,教育资源匮乏成为培养和留住人才的现实“瓶颈”。
  3.民族聚居单位语言和文化发展问题。相对地方,兵团各民族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上有深刻的兵团军垦特色。而新时期,在兵团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互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影响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问题。首先,语言障碍影响民族交往。如一些民族成分较高的边境团场,团场各族干部都会双语;但在基层,民族干部由于没有语言环境,能完全听懂汉语的很少,语言障碍不但影响民族之间的交流,对当地汉族职工长期戍边也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民族聚居单位的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对各民族文化生活影响较大;最后,外来的、现代文化也不断冲击着各民族的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单位与一般团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复杂多变。然而,西方文化渗透不断加强,如西方国家在中国周边设有十几个反华电台。设在阿拉木图的“自由亚洲电台”和设在德国的“东突厥斯坦信息中心,通过广播和互联网发布大量针对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歪曲信息。这些制约因素更增加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管理成本。
  三、对经济融合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兵地交汇区域勘界进一步明确,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兵团与地方,与疆外地区发生经济往来;在民族交往方面,各民族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发展逐步打破原有的管理格局,突破不同管理体制限制,民族聚居单位逐步面临了更为有利和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对当前兵地经济融合发展背景分析
  当前,兵地有共同的自然资源,外部市场,面临相同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有同样的中央要求和目标任务,这些共性为经济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自治区不断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2005年,自治区财政厅就《兵团缴纳所得税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兵地在税收等方面的让权放利逐步达成共识,今后兵团工业企业缴纳的地方税收,以2005年缴纳的实际数为基数,超额部分全部返还兵团。对支持兵团开发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促使兵团转变经济结构,作出重大战略调整。2007年7月,王乐泉在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上作报告时提出,要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扩大地方、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内地大企业集团的相互开放,大力发展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践中,兵地已通过共同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定融合发展规划意见,加大沟通协商、互学共建的力度,达成融合发展共识。当年,阿勒泰地委、行署和十师党委、十师联合制定的《兵地共建促进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经济上的互补性及“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理念使一些新的、适应兵地共赢的管理模式随之产生。如在体制多元、管理交织的特殊环境下,2002年9月,产生独具特色、代表兵地融合发展典范——天北新区。随着天山北坡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北新区、哈密十三师的大营房区和和田的皮墨垦区在创新融合管理体制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这些均为民族聚居单位提供了新机遇。
(二)对新形势下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对策思考
  目前,兵地经济融合,民族关系和谐、共同发展趋势也冲击着阻隔交融发展的因素。新时期,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1.正视发展机遇,明确指导思想。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应增强“边疆共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思想意识,在处理兵地纠纷时以“顾全大局、尊重历史、互谅互让、协商解决”为准则,在实践经验上做到“经济互融,经验互学、干部互挂、文明共建”,才能使各方面都和谐统一,实现共赢发展。
  2.建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长效机制。新时期,民族聚居单位不仅有与地方紧密相邻的地缘优势,还有长期往来的亲缘优势,应立足建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对口支援新疆经济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就业和农工的科技培训,缩短发展差距。同时,促进贫困团场的困难和职工收入增长,解决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和发展滞后问题,尽快改善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目前,可依托与地方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如共建对外贸易市场、共创共享品牌资源、共同开发自然矿产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以及共享农业技术交流资源等。此外,一些单位已通过节水灌溉和进行减棉、退粮、增畜、兴果,调整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延长农作物和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及依靠龙头企业公司,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地方形成互助协作的社会关系链和循环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共赢。
  3.尊重彼此风俗习惯,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尊重彼此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开端,也是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起点。民族聚居单位不能忽视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存在的客观矛盾。如一些团场每年农忙季节,就有周边各民族来农场打工,团场市场也吸引少数民族商户,为各族人民服务。因此,在民族交往中要注意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要注意饮食和宗教习俗这些比较敏感和极易伤害民族感情的因素,加强对各族新移民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内外部和谐的发展氛围。
  4.促进屯垦戍边文化交流,增强兵团文化和中华文化认同。兵团民族文化是兵团文化类型中的一元,要传承和保护兵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2008年,兵团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五项代表作中,就有农六师五家渠市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还有农三师五十一团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这些非遗项目进一步展示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增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要通过加强双语教育和增加教育投入等形式,促进各民族屯垦戍边文化交流,增强以“兵团精神”为核心的兵团文化整合力,增强兵团各民族对兵团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
  5.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兵地已通过干部互挂、人员交流,逐步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和兵地互派干部挂职制度,提高干部素质。此外,自治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兵团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鼓励毕业生主动到兵团团场从事开发性承包经营、社区服务和开办服务企业,并创办各类企业。应抓住机遇,大力吸纳和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和干部。改善民族干部数量少、比例低的现状。要加强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科技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依靠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促发展。
  6.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履行好屯垦戍边使命。当前,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占团场总数1/5之多,所处戍边地理位置特殊,必须不断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政治意识,使民族职工成为技能型、知识型和军事型的新型职工,教育职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关注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完善兵民联防协作机制,协同地方开展对“三股势力”的斗争,维护边疆的安定和祖国统一。
  7.加强兵地团结教育,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民族聚居单位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民族团场通过建“连心渠”、“同心路”等形式,为地方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并通过确权勘界,解决土地权属问题主动沟通协商;签订统一的用水协定;建立联合调解组织和兵地联调等防范机制等措施,协商解决兵地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矛盾纠纷。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兵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利于民族聚居单位内部团结稳定和发展,做好对商业街各族商户和流动人口管理将成为农场统战工作的重点。此外,必须加强和重视民族聚居单位的民族宗教工作,建立相应民族宗教工作机构,保障人员经费,健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制,才能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14[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2]朱培民,陈宏,杨红.中国共产党与新疆民族问题[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Tags:论文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论文网-论文发表发表论文(www.lw2000.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创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整体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多种期刊供你选择。
发表论文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发表论文在线咨询:85597153
发表论文咨询电话:17351597825

】【打印繁体】 【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 下一篇我国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战略协调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 论文投稿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站点合作85597153
论文发表咨询电话:17351597825
论文发表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期刊导航 | 论文下载 | 常见问题 | 发表流程 | 免责声明 | 合作加盟 | 关于我们 | 诚信通道 | 联系我们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85597153 咨询电话:17351597825投稿信箱:qwqk2000@126.com
Copyright © 2008-2012http://www.lw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7565号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电话17351597825 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412号
2000论文网 版权所有.